長期靠投資拉動的中國西部經濟,今后是否需要另辟蹊徑?國家還需不需要為西部發展投資?7月21日,在《中國西部發展報告(2013)》(下稱“西部藍皮書”)發布會和中國西部發展論壇上,官員、專家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。
投資拉動型特征明顯
“靠高投資拉動的中國西部經濟,投資的效率和效益并不高。”西部藍皮書認為,西部地區經濟內生發展能力不足,目前的增長方式是很難持續的。
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姚慧琴說:“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高投資拉動型特征依然明顯,內生發展能力還不足。”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某一動力、某一產業的結果是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減弱,易出現大起大落的結果。
西部藍皮書稱,西部經濟的增長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業經濟尤其是資源經濟的穩步發展,得益于重大項目投資的有力支撐。投資拉動型經濟為投資率超過50%,投資增速不低于或接近20%。目前,西部地區的甘肅、青海、廣西、陜西、寧夏、云南、四川、內蒙古、新疆、貴州10個省份屬于投資拉動型經濟,西藏、重慶兩省份屬于投資出口雙拉動型經濟。
姚慧琴表示,預計在將來較長的時間內,西部地區房地產業仍將保持較快發展態勢,在這一過程中,必須警惕由于政府趕超意圖和企業非理性擴張而過快推進的城鎮化,使房地產的供應超過地方經濟和人口的需求水平。而大規模的滾動開發,一旦項目出現銀行“銀根收緊”,或投資者與購房者的市場預期出現改變,或供求在短期內的急劇換位,都可能導致資金鏈問題。
中國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陳棟生在發布會上說,西部經濟發展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解決,如地方政府債臺高筑、區域性系統金融風險防范、嚴重的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所造成的產能過剩,以及二、三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問題等等。鄂爾多斯的教訓警示貴州、甘肅二、三線城市預防同樣的泡沫破裂。
“趕”和“轉”的結合
論壇上,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寶通言詞頗為“激烈”。他說,發展中國家投資是第一大動力,西部大開發就是西部大投資,國家把西部大開發放在優先位置,西部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讓大家安居樂業就還要靠投資。
張寶通說,不要拿東部的理論衡量西部,不要搞“一刀切”,“一刀切”是最害人的。不要譴責西部蓋房子,不要譴責西部發展勞動力產業,更不要譴責西部投資,“安居、樂業、投資”應該是西部發展的三個關鍵詞。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則表示,西部地區和全國形勢大同小異,面臨著產能過剩、就業困難等很多問題。相對來講,西部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,受宏觀波動影響比較大,投資影響比較大,自主發展能力比較欠缺。
“過去七八年來,區域政策的強力實施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點,區域經濟的迅猛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。”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說,在區域經濟發展中,領跑者就是西部。
怎樣保持西部這樣發展的勢頭?范恒山稱,西部發展也面臨著怎么把“趕”和“轉”結合起來的問題。今天西部的發展中,已經出現東部發展中出現過的一些毛病,包括結構不合理、對生態環境的威脅日益嚴重、公共發展事業不平衡、公共服務不均等問題。
|